全国同城约跑系统平台,全国可约可空降联系方式,靠谱的约茶app,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微信号

当前位置 : 首页
> 要闻动态 > 工作动态
【第九次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】儿童伤害预防(下)

编者按:2025年8月25日是第九个残疾预防日,主题是“预防伤害致残,共创健康生活”。伤害造成的残疾是可以预防的。国内外大量的实践已证明,伤害的发生有一定的模式、规律,有明确的危险因素,通过积极采取科学的策略措施,大多数伤害可以预防,伤害后的残疾可以避免。现整理分享部分残疾预防知识,供大家参考学习。

 

一、别再让孩子坠楼的悲剧重演

有媒体报道:“某妈妈下楼取快递,其7岁孩子从自家阳台坠落,不幸身亡”。类似的儿童坠楼事件屡见报端,相信每个家长都或多或少听说过。儿童坠楼是儿童伤害里最为严重的一类,往往造成残疾、死亡等较为严重的后果。想让孩子坠楼的悲剧不再发生,需要成人采取积极行动,加以预防。

如何降低孩子发生坠楼的可能性呢?

◆对孩子进行必要的跌落安全教育

教育重点是告知孩子高处的危险所在,有哪些危险的环境不能去,有哪些危险行为不能做。

◆加强有效看护

不让孩子独自待在家中,也不应让年龄大的孩子照看年龄小的孩子,对孩子的看护应该是专心看护、近距离看护。漫不经心地看护无法有效保护孩子的安全,家长不要在做家务、看手机、忙工作的同时照看孩子。

◆为窗户安装窗户限位器和护栏

可以给窗户加上窗户限位器,限制窗户的打开程度,打开宽度以保证孩子不能从窗户出去为限。给窗户加装护栏是被科学证明有效预防儿童坠落的方法,条件允许的家庭应尽量给家中窗户加装护栏。安装时应注意选择质量好的护栏产品,注意安装护栏时应考虑孩子体型大小,孩子不能从护栏间距穿过,护栏设计也应不易攀爬。另外,还要考虑遇到火灾等突发事件时需要预留的逃生途径,护栏不应是完全封闭的。

 

◆房屋装修时以保证儿童安全为第一原则

有些家庭在装修时,一味追求美观,将原本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阳台护栏、窗台任意改造;降低原有护栏、窗台高度;或将原本儿童不宜攀爬的竖直护栏,改为花纹复杂、图案时尚但儿童容易攀爬和翻越的漂亮护栏,这样做大大增加了儿童坠楼的风险。

◆家具摆放不应为儿童爬上窗户提供便利

家具摆放时,不在阳台、窗户附近摆放沙发、椅子、小桌等儿童容易攀爬的家具,不给孩子爬上窗户和阳台提供便利条件。

 

二、如何防止自动扶梯给孩子造成伤害

自动扶梯是公共场所常见设施,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,但儿童因自动扶梯而受伤,甚至致残、致死的案例也时不时出现在各类媒体上。有的孩子甚至把自动扶梯当成娱乐设备,在自动扶梯上或自动扶梯附近玩耍;有的孩子甚至在自动扶梯上“比胆量”“试身手”,做出各种危险动作。

 

自动扶梯给儿童造成的伤害

◆跌倒/坠落

如电梯出现逆行时人们易跌倒,大人怀抱幼儿乘梯过程中孩子从大人怀抱跌落,儿童在扶梯上逆行、追跑、打闹而跌倒等。

◆踩踏

如人群拥挤,因有人跌倒、电梯突然停止而造成人群踩踏。

◆挤压伤

如儿童将头、手伸出电梯扶手范围外,被电梯与周围建筑、物体夹伤。

◆机械伤

孩子手、脚等进入自动扶梯连接处缝隙,造成机械性损伤。

◆其他

如自动扶梯上尖锐或突出物造成的锐器伤;孩子身上的帽带,鞋带被卷入扶梯台阶,造成局部组织扭伤、缺血等损伤。

家长要认真教会孩子这些技能

◆乘梯前,确保系好孩子的鞋带、衣带、围巾、身上挂件、书包带等,整理好孩子手里的玩具,远离自动扶梯夹角,防止被扶梯卷入、卡住。

◆上、下自动扶梯时应果断,快速、稳步进入和离开;身高够高的孩子在乘自动扶梯期间要一直扶好扶手。

◆携带婴幼儿乘梯时,家长不要逞能,不要同时抱两个孩子乘梯。要防止孩子突然乱动或挣脱,最好一手扶稳自动扶梯扶手,另一手抱紧孩子,防止孩子突然挣脱。

◆携带孩子乘梯时,成人必须一直牵着他的手,抓牢孩子。

◆站在自动扶梯中间位置,不要过于靠前或靠后,防止在扶梯末端被卡住。

◆绝对禁止儿童在扶梯上玩耍、逆行、打闹、猛跑、蹦跳。

◆不要将头、手或随身携带物品伸出扶手外侧。

◆离开自动扶梯后,不应在离开区域停留,防止阻碍后面行人,而发生跌倒、踩踏。

◆为预防紧急事件发生,应当告知孩子自动扶梯的紧急关停按钮在哪里、如何使用,但要强调不能随意使用紧急关停按钮。

 

三、运动锻炼为健康,保证安全是底线

运动伤害在青少年中常见、多发,可导致扭伤、出血、脱臼、骨折,并因此而致残,严重的还能造成死亡。儿童进行运动锻炼,为的是增强体质,体会快乐,但如果不注意运动安全,在运动过程中受伤,会让你失去健康和快乐。因此,请每位家长、教师、儿童、青少年牢记:保证安全是运动锻炼的底线。

 

国内的一项调查显示,青少年运动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:技术动作错误、运动前准备活动不足、疲劳状态下运动、场地或器材状况差、在对抗运动中受伤、自身身体素质差、运动时保护不力等。

如何降低运动伤害的风险?

◆运动前要先热身

在运动前做些准备活动,热热身,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,增强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,使人体从相对的静止状态过渡到紧张的活动状态,让身体更适应即将来临的运动。不热身或热身不充分,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◆使用适当的运动防护用具

如在滑冰时佩戴头盔、护肘、护膝;在踢足球时佩戴护腿板;在骑行越野自行车时佩戴头盔等。请注意,佩戴的防护设备一定要大小合适,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佩戴,否则无法发挥保护作用。

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

运动不逞强,不带病运动,不疲劳运动。儿童、青少年切记,不要进行无畏的尝试,如单双杠等需要一定技术基础的运动,不要逞强冒险,不要轻易尝试有难度的动作。生病、疲劳状态下应主动休息,停止运动。

◆运动前检查环境中的危险

运动前检查运动设备、场地有无可能的危险。发现场地坑洼不平、设备破旧老化、环境湿滑危险就应放弃运动。

◆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

运动时应穿适合自己身材大小的运动服和运动鞋;不在身上携带钥匙等尖锐、坚硬的物体和饰品。如果条件允许,平时戴眼镜者,运动时应换上运动眼镜。

◆提前学会一些急救技能

常见的运动伤包括扭伤、脱臼、出血、骨折等。平时应主动学习一些针对这些伤害的急救知识和技能,在自己或他人受伤时,第一时间给予正确救治。

 

四、若不了解这些情形,孩子可能会窒息丧命

窒息是导致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孩子的身边潜藏着许多能够导致窒息的“犯罪分子”,我们将其称为儿童窒息危险因素。由于成长发育阶段不同,导致婴儿(1岁以内)及幼儿(1-5岁)窒息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。如果能够避免这些危险因素,那么就可以保护儿童免受窒息的危害。

 

导致婴儿窒息的危险情境

婴儿的活动能力非常有限,婴儿窒息主要是因为家长照顾不周或护理婴儿的行为不正确造成的。下列情况容易导致婴儿窒息:

◆婴儿睡在松软的被褥上,或周边有松软的枕头、填充玩具等,这些物件有可能会盖住婴儿口鼻。

◆婴儿与父母同床睡觉,成人的被褥可能会盖住婴儿口鼻,或是成人睡熟后无意翻身压住婴儿的口鼻。

◆妈妈哺乳时睡着或没有时刻关注婴儿,导致乳房堵住婴儿口鼻。

◆妈妈奶水太冲或是奶瓶的奶嘴孔太大,奶汁流速过快呛入婴儿气管。

◆婴儿照料者喂奶后没有拍嗝,婴儿溢奶后奶水吸入气管。

◆脖子上悬挂的饰物或绳子绞勒导致窒息。

◆给婴儿喂的食物(如果冻块、蛋黄等)导致窒息。

导致幼儿窒息的危险情境

幼儿对危险完全不自知,缺乏行为控制能力,好奇心强,喜欢将物品放入口中,幼儿窒息主要是异物阻塞呼吸道造成的。此外,连帽衫拉绳也多次被报道是害死儿童的危险品。下列情况容易导致幼儿窒息:

◆给孩子喂食不恰当的食物,或是大人不注意时孩子接触到了危险的食物,导致呼吸道被阻塞。这些食物大多为圆粒形的食物,如花生、瓜子、果冻、桂圆、葡萄、枣、硬糖或者药片、胶囊等。

◆孩子接触到小的物品或是玩具中有小部件,这些异物导致呼吸道阻塞。这类异物多为幼儿生活环境中接触到的物品,如硬币、玻璃珠、纽扣、螺帽、笔套、玩具的小零部件等。

◆穿带有拉绳的连帽衫对孩子存在安全隐患。衣服颈部的绳带可能缠绕在孩子的脖子上造成窒息。而且,在游玩时,带子可能会勾住扶梯、滑梯、移动的车辆而造成危险。

 

 



信息来源:省残联康复部、中国残疾人联合会《残疾预防核心知识系列丛书之三》
打印 关闭
上一篇:
万山特区da5145| 铅山县hkb506| 丹寨县i5j763| 阿图什市tvi527| 赣州市5vh522| 阿勒泰市ey5221| 元朗区nrz535| 松溪县z66291| 台南县zvt369| 吴旗县y4v309| 丹阳市ffk200| 巩义市4xn423| 阿拉善右旗fej44| 阜新市yp470| 荣昌县xdr682| 沐川县p4l570| 水城县srt7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