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四五”以来,山东省各级残联组织深入探索竞技体育与康复体育协同发展新路径,系统发掘推广符合残疾人身心特点的康复健身体育项目,形成了一批兼具地域特色与社会效益的典型案例。滨州市滨城区在中国残联“重度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”试点项目中,创新构建“两力三招四心”服务方式,惠及200余户残疾人家庭,有效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夯实基础保障,强化“两力”抓落实
强化“组织力”,召开专项部署会议6次,建立健全区、乡、村三级联动机制,开展专项督导2轮次,压实工作责任,确保项目高效推进。提升“服务力”,8名康复师、体育指导员组成跨专业服务团队,聚焦“居家康复难、专业指导缺”问题,建立“需求调研—器材适配—跟踪指导”闭环服务流程,累计上门服务660余次,让民生服务直达特殊困难群体。
坚持精准施策,用好“三招”求实效
精准培训强队伍,选拔基层工作经验丰富、责任心强的优秀残联专职委员担任健身指导员,组织开展器材操作规范专业培训,理论考核与实操演练合格率达100%,打造“懂业务、能服务、善沟通”的服务团队。精准调查定需求,深入260余户潜在服务对象家中开展需求摸排,筛选200户符合条件的重度残疾人家庭制定个性化器材适配方案,确保器材“选得准、用得上”。精准指导使用,配送器材时同步发放《康复器材使用手册》200册,工作人员现场“手把手”指导操作,强调安全注意事项,确保残疾人及家属“会用、愿用”,器材使用率达100%。
树牢服务理念,践行“四心”显担当
“细心”摸排建档,残联工作人员、社区专职委员联合第三方机构,依据重度残疾人残疾类别等信息建立“一人一档”,逐户评估需求,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。“贴心”指导适配,服务团队入户提供器材组装、调试及操作演示服务200次,完成电动康复机、哑铃等11类490余件器材适配。开通“24小时咨询热线”,解答器材使用、康复训练问题80余个。“暖心”跟踪回访,建立常态化回访机制,定期入户了解训练进展、督促指导日常锻炼,累计回访200余次,确保重度残疾人足不出户享受优质康复健身服务。“耐心”复盘提升,定期分析康复健身档案,评估训练效果,动态调整康复计划。阶段复盘项目成效,总结推广成功经验,持续优化服务。项目实施以来,服务对象身心健康状况得到改善,自理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持续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