沂南县深化残疾人服务“一件事”改革,推行残疾人服务集成办理模式,持续增强残疾人办事便捷度,提升残疾人服务质效。
一、革新服务理念,打破传统多部门分散咨询模式。制定《沂南县残疾人服务“一件事”主题集成服务工作方案》,将残疾人证办理、残疾人“两项补贴”发放、基本养老/医疗保险补贴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等12个涉残事项整合为“一件事”。编制《服务指南》《政策明白纸》,明确办理流程、所需材料及注意事项。利用线上线下渠道,解读宣传集成服务政策。结合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,开展“送政策、送辅具、送健康”进家庭活动,发放惠残政策宣传页3万余份。
二、实施流程再造,实现残疾人证“一次办好”。在评残医院设立“一件事”集成服务窗口,县残联工作人员定期驻点办公,提供申请、审核、评残全流程办理,申办材料压减70%以上,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。推行评残结论网上集中公示,接受社会监督,确需实地公示的,将“申请人线下送材料”改为“工作人员线上收材料、线下办公示”,减少群众跑腿次数。针对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,持续开展“上门评残”服务。2024年以来累计上门办证13次,服务147人次。
三、运用平台思维,建立残疾人数据“联网共享”机制。与民政、医保、人社、大数据中心及镇街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定期互推数据。第一时间向镇街残联推送新办证信息数据,网格员及时开展需求摸排,按需提供就业、康复、辅具适配等服务,累计办理业务2100余件。民政部门依据平台信息落实低保、“两项补贴”,人社部门落实就业政策、代缴养老保险,医保部门推进残疾人医保减免“免申即享”,确保残疾人保障政策“应办尽办、应享尽享”。
四、优化服务模式,变“被动受理”为“主动服务”。在县残联、乡镇(街道)便民服务中心、评残机构设立19处标准化残疾人服务“一件事”受理窗口,提供政策咨询、申请受理、进度查询等服务。同步推广PC端、“爱山东”APP等线上办理渠道。实施“海棠花开”党建引领助残行动,将残疾人服务深度融入网格化管理。组织7300余名党员、网格员与3.3万名持证残疾人建立“帮包”关系,常态化提供生活关爱、精神抚慰、康复训练等服务,累计解决需求1700余件。对容缺材料补交、电子证照申请、线上康复救助申请等事项,组织窗口及村(社区)工作人员就近就便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,解决残疾人行动不便、操作困难等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