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4日至16日,全省残疾人就业服务成果展在青岛举办,滨州市残联精心组织,集中展示汇集了包括博兴草柳编、奉节蜀绣、布老虎、扎染、绒绣、手工包、香囊等残疾人就业创业产品。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成果,更是残疾人实现技能转化、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。
展会期间,滨州市展区因其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残疾人现场展示,吸引了大量参观者驻足流连,并得到了中国残联和省残联领导的一致好评和充分肯定。
近年来,滨州市残联不断完善“如康家园”残疾人之家服务功能,以市场化、社会化为手段,以“非遗传承+残疾人文创”为特色,提升机构规范化运营水平,3000余名残疾人在家门口从事手工编织、工艺品制作等辅助性就业项目,实现就业增收。大力推行“企业按比例就业+如康家园集中就业”模式,744名残疾人通过该模式实现稳定就业。不断强化就业服务,开展残疾人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专项行动,努力让残疾人“好就业”“就好业”,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率连续3年实现100%,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居全省首位。
下一步,滨州市残联将聚焦地方特色,深化“非遗+就业”模式,积极培育扶持更多专注于手工艺品、文化创意领域的残疾人就业创业,将传统工艺赋能就业新路径,助力残疾人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实现更高品质更充分就业。